在地表上,人们对意识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五感意识层次里,即: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) 意识上; 在灵性或者形而上。我们绝大多数人意识的产生是通过大脑与五官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去感知相对应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,所产生出来的意识。一般而言,五官不能感知的东西,普通人不会容易地去相信或确认,当然更难以去接受。
除身体意识外,还有心智意识和精神意识。意识的根部是原始本能,也有称作低振动频率,或红色根轮(南极)意识,其次为自我(橙色)意识,再次之为社会 (意识) -合共为身体意识;意识的中部为爱(绿色心轮)意识;在此之上为爱与智慧(蓝色)并存的精神意识。参阅更多意识及层次的论述。了解更多……>
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分别是什么?
也许有人会说是肤色,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语言,其他人有可能认为性别、财富、地位、学历、素质、性格、人品……等等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。因为,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不同。认识建基于意识。意识的层面不同,自然认知程度就不一致。
可见,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分别就是意识。即意识的层面不同,意识之间的分别。了解更多……>
为何人的意识千差万别?
人与人之间的意识,有千差万别的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:背景、经历、投生目的等等。你可以把背景理解为,一个灵魂是从哪里来的,他或她有过怎样的经历与体验,投生地球的目的是什么等等。
背景
- 一般人,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 -就是把所有的人“今生” 的背景,例如,其肤色、国籍、年龄、性别、教育背景、宗教、家庭背景、成长与工作……等等,简单地划分,来判别人一个人的思维与行为,却忽略了他们的 “前世” 的背景与经历。
- 一个实体(灵魂)的背景与另一实体的背景与经历可能有天渊之别。举例,A实体有可能是来自某一个第六密度的星球;B实体有可能刚从第二密度的动物甚至是植物,升上来成为地球上的人类,单从进化的角度而言,他们之间的跨度,至少也有超过千万年之别。那么,他们之间的经历、经验与目的就大相径庭。因此他们之间的意识或潜意识差距就可想而知。
经历
- 同样,以上述A与B实体为例,尽管他们都是投生到地球上,他们都是同样地出生于人类的母体;同样地受到罩纱的影响,除了上述肤色、国籍、年龄、性别、教育背景、宗教、家庭背景、成长与工作……等等,表面上,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。其实不然。
- 记得花心思 “意识及层次” 的描述吗?意识与灵魂都是由中微子(Neutrino) 的东西所组成。它是一种更密集的振动频率,是所有思想、所有情感体验 、记忆以及过去,现在和未来的自然事物之间联系的微粒子。 意识是将所有的思想、情感、体验、记忆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导线或收发器,将所有内容无限地链接在一起,包括身体系统与能量系统的沟通与连接。了解更多……>
- 储存在心智最深邃的部分并与神经交感系统共振所产生出来的觉知。尽管一个人受到罩纱的影响,一旦觉醒了,所有埋藏在心智最深邃的感知与记忆系统会被唤醒。此时上述A与B两个实体的意识层次或意识状态就产生天壤之别。虽然,A与B实体的意识状态都可以回溯到投身前的意识状态(层次)之中。因为,经历(修炼)不同,他们的其分别就是:一个是在精神或上三轮的意识上;另一个在身体,及下三轮的意识之中。了解更多……>
请不要忘记,每一层意识之中,它有包含了七个子意识,直至无限。请参阅 “密度/脉轮/意识层次图表” 与 “身体/下三轮意识细分图表”。了解更多……>
投生目的
- 因为,背景与经历/经验的差异,所以,每一个灵魂的投生,无论是轮回或化身,其目的都不同,要学习与体验的内容亦不同。生命蓝图(Life Blueprint) 或灵魂契约就是每一个灵魂投生前为自己定下的学习与体验的目标。了解更多……>
- 还是以上述A与B两个实体来举例说明:在现实中,A实体很可能通过不同预设的,比如说 “大剂量” 催化剂的刺激下,对事物的观察比较敏锐,其心智和意识,比较容易被唤醒。换言之,一旦觉醒,揭开罩纱,虽然不能说唾手可及,但也不会高不可攀。因为,这些经历或经验,只有坚持不懈的冥想,韩式不难被“记起” 来的;相对而言,对于B实体来说,从觉察到觉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新课程,催化剂的作用也经常地被忽略。揭开罩纱,就如同高中状元榜一样艰难。因此,复读或重考多数都是新生们(年轻灵魂)必然结果。了解更多……>
- 可见,每一个人因为上述背景、经历、投生目的等等因素影响之下,选择肤色、国籍、年龄、性别、教育背景、宗教、家庭背景、成长与工作……等等都是生命蓝图或灵魂契约的一部分。因此,不同的实体所展现出来的意识与行为就自然不一样。意识影响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。从业力法则的角度去看。一个人的投生前的意识,决定了他或她此生的命运。而他或她此生的意识出来决定了他们此生的命运,也决定了他们将来的命运。了解更多……>
先天因素不能忽略
- 在形而上的观点来看,先天携带的意识是本质,是基础,是命运。一个实体出生时所选择的家庭、肤色、性别乃生命蓝图的一部分,即先天部分;成长,包括教育、工作、社交等才是后天部分。虽然,后天部分的学习、决定与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但我们不能忽略先天部分或因素的重要性。
本质是什么?
- 从上述例子推理,简单地从表象,诸如种族、肤色、国籍、性别、智商、教育、宗教、年龄……等等,去判别一个人或一群人,而忽略了上述三种最本质性的区别,根本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。
一个人的本质是灵魂而非外表,而灵魂的存在是关乎于进化,进化在于提高意识。其余的只是表象而已。综上所述,就是人与人的意识之间有千差万别的因由。每一个实体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学习和完成。不要武断地去判断别人,而是做好自己。不应该存有任何分别之心。
为什么意识有层次之分?(七二五三)
人体其实就是宇宙的缩影,可以称为一个小宇宙。要了解人类的意识,就必须首先了解宇宙与地球的意识。为便于理解,花心思把它们划分为:七识二元五感三体意识,简称7253:
宇宙意识、地球意识、以及人类意识:
- 宇宙意识:七个密度*,代表七层次的进化意识;
- 地球意识:两极 (二元) 地球正在进入第四密度意识振动频率中;
- 人类意识:第三密度 (社会关系) 意识振动频率上
人类意识七二五三分法
- 七识:一个心/身/灵复合体拥有七个脉轮,对应宇宙中的七个密度,实际上同样拥有宇宙中的七层意识;
- 二元世界:指一个人的身体意识与精神意识的简单划分,主要是对应地球的南极与北极。前三 (底、脐、腹) 轮称为五感,分为身体或南极意识;后三(喉、眼、顶)轮属灵性 (精神) 意识,亦称为北极意识。目前,地球已正在进入第四密度意识的振动频率中;而人类尚在第三密度的意识频率上。
- 五感:指一个人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去感知相对应的色,声,味,触等产生出感觉,称为五感。属于身体意识;
- 三体:一个人是由心智复合体、身体复合体和灵性的复合体所构成,因此也称为心/身/灵复合体。心智意识是连结无限智慧的必经通道;亦即是物质身体与非物质灵魂之间的沟通媒介。因为“心”是连接着“身”与“灵”这两者的桥梁。
其他意识
- 潜意识:主要指携带记忆或意识 (如前世、累世等);
- 超意识:主要指灵性(精神)意识;
- 无意识:无意识状态下的意识,如梦境或催眠等
人的意识可分为南北极意识、心/身/灵意识、以及七脉轮 (宇宙) 意识 -这是创造的精妙之处。为了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意识,花心思会把身体意识称为下意识,即人体中下三轮 (底轮、脐轮、腹轮) 的意识;精神意识为上意识,即人体中上三轮 (心轮、喉轮、第三眼轮) 意识。一个人的振动频率愈高,他/她的意识层次就愈高;反之亦然。了解更多……>
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,最高的意识也只是社会意识的顶部,即所谓的普世价值观。虽然普世价值观也是关于慈悲和博爱,很接近第四密度的爱 -无条件的爱。花心思称之为社会关系或身体意识天花板。尽管这中间只有一层薄纱之别,可以一捅即穿,但毕竟没穿。
这一层薄纱就是罩纱 -即有条件之爱与无条件之爱的分别!这个意识的分别造成的结果存在天渊之别。它造成了开悟与没开悟的分别,毕业生与重读生的分别。第三密度与第四密度或以上的分别。
人类问题的核心根源
人类问题的核心根源在于意识普遍低下。意识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心智与精神的重要性,任由身体意识摆布,尤其是前两轮意识,即生存/本能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导致。
从平民百姓到国家元首,从记者、学者到科学家大都只相信眼睛看见的影像,只信服头脑思考的逻辑,即所谓科学或唯物主义思维(五感意识)。几乎忽视宇宙中各种存在的可能性。花心思称此类意识为身体意识。由身体意识对事物做出观察与判断一定缺乏宇宙观,极其量为世界或地球观。
真相何在?
其实,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,人与地球都是宇宙的一部分。因此,观察事物应以宇宙观,而非行星观。否则,偏颇在所难免。佛法称此为 “俗谛”,真谛藏于无相无形之中。第四密度或以上的空间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无相无形,不可捉摸。意识亦然。换言之,真相无处不再,但不寻不获。了解更多……>
社会关系之天花板意识
当人类开始觉醒。人类的集体意识到达一个层次,一个社会意识的高点,即所谓的 “社会意识形态”、”伦理” 或 “道德”(Ethics or Morality), 或佛洛伊德所描述的超我意识世界; 作者称把其统称为社会天花板意识。
觉醒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意识达到或靠近所谓天花板的层面,靠近罩纱或 (有条件与无条件爱的) 意识之间,即身识与心识之间的意识隔层之下。这一天人类就能够与外星人直接地、无间地、全面地接触。当所有的人,或剩下来的心/身/灵复合体就自然会与地球母亲有序地,从第三密度过渡到第四密度。了解更多……>
意识决定一切
人类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身体(前三轮)意识的分别;星球之间在于密度意识的分别。宇宙中一切都关于意识。始与意识,基于意识,和合一意识。意识决定一切。意识就是爱!了解更多……>
Article Comments